人物画
中国画的标准即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23.05.14 新闻来源:胡萝卜经验网 浏览次数:
  中国绘画又称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形成了独立的绘画体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绘画是美术的基本种类之一,而美术就是造型艺术,又称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它是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如绘画用的纸、组、布、墨、颜料等),创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它通过由线条、色彩、明暗(在中国画中,似乎不提“明暗”,实际上是用笔墨表现了明暗的、如画石讲究“石分三面”就是强调了明暗)、透视(中国画是散点透视)等多种造型因素的运用构成的丰富表现能力,可以创造出比其他艺术更富于具体性、永久性,感染力更强的直观艺术形象。
  绘画所表现的对象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之内的具体事物,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的处理,充分发挥作者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可以造成深远的意境和持久动人的情趣。

  中国画不但具有一般绘画的所有特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它是自成体系的。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系统的论述,南北朝时期的谢赫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绘画的创作实践,提出了品评画作优劣的“六法”。
  六法中第一法讲的是“气韵生动”,传神写意;
  第二法“骨法用笔”,讲的是中国画要用有生命力的,有骨、有肉、有血、有气的线条来表现,就是要讲究笔墨;
  第三法“应物象形”,讲的是造型;
  第四法“随类赋彩”讲的是敷色;
  第五法讲构图;
  第六法讲的是制作技巧。
  其中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和“经营位置”三法。
  宋代郭若虚曾经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是的,六法论是成熟以后的中国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天,乃至将来都不会过时。这里面既包含了中国画的标准,也包含了创作方法。可以这样说,符合六法的,就是中国画;不符合六法的,就不是中国画。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首要标准
  谢赫将“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列为观赏、衡量中国画好坏的首要标准。
  所谓“气韵生动”是讲绘画作品要有生气、有神韵,而不应该是没有灵魂的作品,要能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精神特质。这好比看一个人,从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出发,就要先看他的气质风韵,而不能只是看形体。
  “气韵生动”是作品精神的自然流露。“气“是思想观念、感情和想象,“韵”是个性与情调。它要求艺术家无能画人物、山水、花鸟中的哪一种,都表现出它们的精神之美。
  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传统西画植根于雕塑和建筑、中国画则植根于文学和书法。
  因而西画重立体感、空间感、科学性和工艺性;中国画重意境、情感和书法笔致
  中国画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东晋大画家恺之在他的《魏晋胜流画赞》中明确提出了以形写神的主张。他说:“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中国画的标准即艺术特点
  北宋山水画大家郭熙说过、画山水“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即是说、画山水最可贵的是表现出山水本身的精神气韵。
  骨法用笔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
  骨法用笔,也就是主要运用线条(点是最短的线)和图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抒情达意。
  中国画所使用的具有“尖、齐、圆、健”四德的毛笔,可以在宣纸上绘画出变化无穷的点、线和面,中国画的生动的气韵就是从这骨法用笔中表现出来的。一个艺术家所拥有的全部思想、情怀和艺术修养,只要一落笔,就可见其特色与深浅。画家的笔性、笔势笔都各不相同,所以创作出的作品才风格各异,多姿多彩。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构图方法
  中国画注重内涵和意境,在构图上不受一时一地的视野的東束博,用的是“散点透视”。这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完全不同。
  一位用西方绘画技法表现对象的画家,只能描绘在特定时间和特定视角中的景象。而作中国画的画家则可以将几千里的景色有机地描绘在一起,可以凭着视觉的记忆来构图。如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将数千里锦绣江山尽收于画卷之中。
  中国画的标准即艺术特点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中国画又一特色
  自元代以后,中国画逐渐运用诗文、书法、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成一幅作品
  多方位地加深作品的意境,拓宽人们的想象,拓展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怀。这使得中国画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对于中华文化的承载力。即使是小品,如齐白石的《迟迟夜读图》,诗、书、画、印也一起表达了非常有趣的内容和思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
  “造化”是指大自然。“师造化”不是简单地描絵大自然、而是以大自然为师,领悟大自然的气质与内在精神;然后艺术家再以心中的美好理想与激情,对大自然加以艺术的重新创造。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永远感动人。
  唐代画家张璪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但他的作品和他著的《绘境)一书都没有流传下来。那么,他的重大影响是怎么来的呢?就因为他的一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名言成为了中国画家创作国画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南朝时期的宗炳在巜画山水序》中就提出了山水画的最大功能就是“畅神”,就是让人们借助欣赏山水去領悟天地之间大自然的气韵和古今优秀人物的精神,从面让自己获得精神愉悦、心灵升华的享受。
  中国画的画家从此越来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表现客观美向表现主观美深入。
  不似之似的创作理念
  青代大画家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这是他的绘画心得:画山水不是要画得像真山一样、画家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提炼、概括能力,表现出自然山水神奇变幻的动人气韵,形成懵懂间的艺术形象。虽然看起来和真山不完全一样,但是更真实、更深切地表现了真山的精神、气韵。就是石所说的“不似之似”
  在谈到中国画的特点时,中国现代两位绘画大师都有相似的见解。
  黄宾虹说:“西人之艺术专尚写实,吾国之艺术则取象征;写实者以貌、象征者以神,此为东方艺术独持之精神。”
  齐白石则认为:“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也。”
  有些美学家说西方绘画重在再现客观物象,而中国绘画则是画出自己心中的客观物象,不管它像不像。
  我们认为中国画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不断融合南北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果,中国绘画也有很杰出的写实成就,西方绘画也有深刻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杰作。我们所看到的汉唐以来的绘画艺
  术作品,都是在大胆地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中发展的,在发展中又不失中华文化的特色。  
  www.sxqszr.com
友情链接: 山水画技巧 人物画技巧 油画入门技法 素描基础知识
声明:本站内容少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果你有什么建议、合作、投诉,请直接与下方邮箱联系,我们会快速处理!
陕ICP备2023003011号-12 联系邮箱:bossmsw@qq.com
Copyright 2023 - 2023 www.sxpw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胡萝卜经验网 版权所有